通过“教学监督、教师、学生”的三重监督,结合“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三个阶段保证教学的质量。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授课前:了解学生情况、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操作标准、统一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过程、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授课资格认定等方式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授课中:主讲教师示范,青年教师跟班听课、督导随机抽查、学生提问、达到教与学有机互动,同时对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授课后:督导反馈、学生反馈、及时总结,召开实验教学研讨会,充实实验室制度建设。
一、不断完善实验中心考评办法
学校、学院和实验中心都非常重视对实验教学人员的考评,通过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等途径,促进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开展实验室教学研究,投身实验室教学改革。
1、实验教师考评。将实践教学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到教师岗位聘任考评体系中,在教授、副教授岗位职责中将明确要求组织和开展实验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和平台建设、开展实验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等。引导教师结合现有实验技术条件和实践教学要求,开发新的设计综合型或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并用于学生实验中,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等。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中的重要依据,从而使实验授课与理论授课同等对待,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中,激励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2、实验技术人员考评。针对各级实验技术人员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与履职基本要求,有明确的岗位任期目标要求和承担常规工作任务要求。在此基础上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出台对实验教学质量考核、实验室建设质量考核等制度。
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评做到既反映工作成果,也要能够反映日常工作的过程,形成管理规范、可操作性强、目标化管理的考评体系,成为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投入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手段。
二、不断健全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实验中心为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中心建设水平,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有:
1、建立以专业实验教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建设保障机制
在实验中心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中,明确规定由实验中心主任会同各专业责任教授、专业建设负责人共同负责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由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教师岗位聘任中设立专门的实验教学岗位,每类实验教学岗位都制定有明确的实验教学建设任期目标和考核标准,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改革及建设工作中,确保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需要,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创新和科研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到实验室从事实验技术开发和实验教学工作,不断改善实验教学专职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及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融入实践教学,更新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自主研制实验设备,努力提高实验技术,促进时间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和先进技术的同步发展。
2、建立以实验技术人员为主的实验管理保障机制
为确保实验室各项建设工作和全面开放运行管理,按照学校岗位聘任要求,设立专职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各项建设和日常设备管理与维护等相关工作,每个实验室都设有专人负责实验设备运行维护、实验技术准备和实验室开放运行管理工作。
修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及标定工作,使设备及实验器材保持完好状态,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修订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管理办法,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管理机制,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展实验、个性化学习的良好实验环境。
3、建立三级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建立校、院、实验中心三级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学院以及实验中心领导及教学督导,对实验教学进行听课、督导和评教,根据时间课程安排,随即深入实验教学现场了解情况,征求教室和学生的意见,对实验设备、实验环境、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实验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进行评价,组织实验教室相互听课,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评教,实验课与理论课教室均参与学生网上评教,接受学生对教风和教学质量评价,形成多视角、全方位的评教监控管理机制。学院和实验中心每年根据实验教师的教学综合评价结果,对评教优秀者给予奖励,对评教差者进行谈话勉励,同时指派高水平教师对其进行教学指导,促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增加开放力度,提高使用绩效
实验中心目前的开放程度有待提高,随着管理信息平台的投入运行,为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实验中心将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在实验室教学安排、仪器设备使用、场地利用等方面,促进实验中心的全面开放,形成高效、有序的实验教学运行系统,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为学生自主实验、科学研究和个性化学习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和条件。